乐都县统计局
 ( 二O一O年二月二日)
2009年,全县上下在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保增长、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为主线,着力实施“科教兴县、项目带动、蔬菜立县、工业强县、可持续发展”战略,抢抓机遇、真抓实干,使全县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一、    综合
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6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5%,人均生产总值9522元,增长12.6%。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5.31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8.48亿元,增长23.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3.84亿元,增长10.2%。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1 :28 :51转变为19:31:50。
  二、农业
种植业: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达到429967亩,比上年增加6857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植面积246959亩,比上年增加了1327 亩。洋芋种植面积21万亩,与上年基本持平;油料作物种植面积50050亩,增加4863亩;蔬菜种植面积116412亩,增加7071亩。
全年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68906吨,比上年增加4776吨,同比增长7.45%。其中洋芋产量60457吨(折粮),比上年增长7.01%;油料产量达到5841吨,比上年增长2.74%;蔬菜产量23.78万吨,比上年增长3.62%。
全年,全县特色作物播种面积达到33.8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1.08%;有日光节能温室41068栋;大樱桃集中连片种植5万株,成园面积1400亩。投资1.33亿元的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已出具规模。
实现种植业总产值45896.98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66%。
畜牧业:全年全县各类牲畜饲养量达到176.49万头(只),同比增长10.18%,出栏各种畜禽86.96万头(只),同比增长0.14%。其中猪出栏23.08万头。
年末全县有奶牛养殖基地、仔猪繁育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等大中型规模养殖企业6家,万头猪场3个,千头猪场15个,百头猪场113个,规模养殖户5791户。
全年肉类总产量21626吨。其中,猪肉产量18256吨,牛肉产量1660吨,羊肉产量3799吨,牛奶产量4668吨,禽蛋产量4362万吨。
实现畜牧业产值38024.6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9.32%。
林业:全年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2万亩,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2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造林1000亩,沙棘基地建设8000亩,退耕地和荒山造林补植补种7万亩,完成道路绿化323.5公里,营造农田林网51.84万株,四旁植树79万株,义务植树92万株。
实现林业产值1270.82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90%。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87388.9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81%,完成农业增加值53064.5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09年,我县现有工业企16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0家,规模以下企业140家,累计完成总产值194869.4万元,同比增
长25.85%。其中,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完成143286.4万元,同比增长24.63%,规模以下的工业企业完成51583.0万元,同比增长29.35%。实现现价工业增加值62148.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8.66%。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44507.3万元,同比增长29.52%,规模以下企业完成17641.4万元,同比增长26.66%。工业销售产值140890.8万元,产销率为98.33%,同比增长5.81%,产销基本衔接。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60080万元,同比增长54.50%。
2009年主要工业品产量
    
        
            | 产品名称 | 单位 | 产品产量 |  增长率% | 
        
            | 水泥 | 万吨 | 117.05 | 22.09 | 
        
            | 铁合金 | 万吨 | 9.96 | 40.70 | 
        
            | 发电量 | 万千瓦时 | 18844 | 41.81 | 
        
            | 砖 | 万块 | 36790 | 48.17 | 
        
            | 玻璃 | 万重量箱 | 50.33 | -51.13 | 
        
            | 碳化硅 | 万吨 | 1.83 | -32.09 | 
        
            | 石墨及碳素制品 | 吨 | 19136 | -7.19 | 
        
            | 酒 | 千升 | 37 | 12.12 | 
        
            | 木质家具 | 件 | 7870 | 18.63 | 
        
            | 塑料制品 | 吨 | 94 | 32.39 | 
    
全年具有资质等级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13个,完成全社会建筑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38.73%。创造建筑业增加值2.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实现利润总额636.9万元,比上年增长了近2.5倍。
全年房地产开发与投资16752万元,同比增长108.07%。施工房屋面积50.46万平方米,增长18.94%;竣工房屋面积20.81万平方米,增长30.33%;累计商品房销售面积86598平方米,同比增长60.20%。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
全年,全县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9890万元,同比增长32%。分城乡看,城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385万元,同比增长33.35%。农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05万元,同比增长64.90%。
分从产业看,在一产业方面的投资是33158万元,同比增长63.60%,在二产业方面的投资是43977万元,同比增长38.92%。其中工业投资43977万元,同比增长38.92%;在三产业方面的投资是52755万元,同比增长22.36%。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60080万元,同比增长54.50%。
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752万元,同比增长23.22%。从销售行业看,批发业为24595万元,同比增长22.80%;零售业为30861万元,同比增长25.32%;住宿和餐饮业为14296万元,同比增长19.60%。
从销售所在地来看,县消费品零售总额38331万元,同比增长23.53%;县下消费品零售总额31421万元,同比增长22.84%。
六、财政和金融
  全年全县财政完成总收入1353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356万元,比上年增长15.06%。其中税收收入为4528万元,同比增长29.0%,占一般预算收入的84.54%,行政事业性等非税收入828万元,同比下降28%,占一般预算收入的15.46%。
全年财政总支出104893万元,同比增长27.84%,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96804万元,增长21%。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322万元,增长9%;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7483万元,增长19%;教育支出20757万元,增长3%;医疗卫生支出9202万元,增长27%;环境保护支出4693万元,下降20%;公共安全类支出2991万元,增长37%;农林水事务支出21870万元,增长7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796万元,下降36%;科学技术类支出693万元,下降1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978万元,增长120%,交通运输类支出1232万元,增长27%。
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情况一览表
    
        
            | 项目 |  支出数  (万元) |  同比数% |   占一般预算   支出的比重% | 
        
            | 一般预算支出合计 | 96804 | 21 | 100 | 
        
            | 一般公共服务 | 8322 | 9 | 8.60 | 
        
            | 社会保障与就业 | 17483 | 19 | 18.06 | 
        
            | 教育 | 20757 | 3 | 21.44 | 
        
            | 医疗卫生 | 9202 | 27 | 9.51 | 
        
            | 环境保护 | -20 | -20 | 4.85 | 
        
            | 公共安全 | 2991 | 37 | 3.09 | 
        
            | 农林水事务 | 21870 | 72 | 22.59 | 
        
            | 文化体育与传媒 | 796 | -36 | 0.82 | 
        
            | 科学技术 | 693 | -12 | 0.71 | 
        
            | 城乡社区事务 | 3978 | 120 | 4.11 | 
        
            | 交通运输 | 1232 | 27 | 1.27 | 
        
            | 工商金融等事务 | 1593 | -13 | 1.65 | 
        
            | 其他 | 3194 | 25 | 3.30 |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73559万元,比上年末增加62434万元,同比增长29.57%。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82542元,增长25.38%。
各项贷款余额46596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7.4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33791万元,同比增长17.71%;中长期贷款余额12805万元,增长63.33%。
七、交通和邮电
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2073.4公里,境内柏油路面650.9公里(其中109国道58公里,鲁大复线41公里,县乡油路24条551.9公里)。年末客运汽车拥有量674辆,同比增长27.75%。其中,班线客车353辆,出租车321辆,全年客运量2163人次,旅客周转量达到10263万人/公里;载货汽车拥有量2079辆,同比增长50.11%,全年货用量达到153万吨,货物周转量达到9862万吨/公里。
全县电信业务量2570万元,增长20%。年末全县电话用户达到68000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8500户,固定电话用户63000户;全县数据业务用户到达7600户,其中宽带用户达到7460户,互联网用户7600户。
八、教育和科技
全县共有学校224所。其中幼儿8所,小学178所,中学38所(包括职校1所),比上年减少43所;有专任教师3368人。其中幼儿教师95人,小学教师1484人(包括61名特岗教师),中学教师1789人(初中989人、高中679人,特岗121人),比上年减少95人;在校学生44009人。其中幼儿2259人、小学17978人、初中10798人、高中12974人,比上年减少5002人。全县高考上线人数2560人,上线率84.9%,较上年提高14.7个百分点;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寄宿生生活补助等各项教育经费778万元。
全县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0个,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到达8000多人。
十、文体和卫生
年末全县有图书馆1个,藏书9.8万册;文物管理所2所,管藏文物36322件;广播电视台转播台2个,“村村通”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138个,电视“卫星村”71个,调频广播转播台17座,农村小片网9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7%;电视网络公司1个,有线电视达到9600户。业余体校1个,年内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 10场(次)。参与人数达到2万人。
年末,通有线电视村32个,通公路村354个,通电村354个,通电话村346个,比上年增加1个,自来水受益村342个,比上年增加21个,建立集市贸易市场19个。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卫生机构410个,其中县级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22个,村级卫生室357个,个体诊所23个,私立医院3个。床位数420张,卫生部门全部从业人员1298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9年末全县常住人口28.82万人。分城乡看,城镇人口4.8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16.76%;乡村人口23.99万人,占83.24%。分性别看,男性人口14.76万人;女性人口14.06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8.61‰,死亡率为5.45‰。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6‰,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5。
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872元,比上年增长19.21%。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748.35元,比上年增长8.84%,农牧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平方27.05米,比上年增加平方0.81米,同比增长3.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0元,比上年增长9.65%。年人均消费性支出7846.96元,比上年增长7.64%。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6.75平方米,比上年增加0.12平方米,同比增长0.45%。年末在岗职工人数9024人,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3440.1元,同比增长22.94%。
社会保障:年末全县参加养老保险人数11573人,发放养老金8621.76万元;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数15009人,发放医疗保险金3095.17万元;参加工伤保险人数5023人,发放工伤保险金157.44万元;参加失业保险人数9980人,发放失业金47.43万元。
医疗保障:全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85%。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农牧民210189人,参合金552.11万元,参合率达99.7%。
社会救助: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居民4220户、10656人,发放保障金2236.29万元,建成廉租房480套;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农牧民4667户、22000人,发放低保金1759.2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人数983人,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0户。
扶贫:年末全县农村贫困人口18257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6%,当年净解决温饱人口13100人。
就业:年末全县转移剩余劳动力11.54万人次,同比增长3.96%,实现劳务收入5.39亿元,同比增长20.04%。全年新增就业岗位1892个,比上年增加23个,四类下岗失业就业人员再就业1356人,“4045”人员实现就业448人。全年完成创业培训185人,发放各类创业贷款融资3055万元。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00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305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7.97平方公里。
全县年初耕地面积368507亩,年内减少耕地508亩,其中,国家基地占地441亩,农民个人建房占地67亩。年末耕地面积367999亩。
年末全县森林面积7.4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4.7%,全年荒山荒地造林面积3534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21628公顷,零星植树2.48万株。
今年全县严格了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指标,全年工业污水排放量64.17万吨,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2364.5吨,工业烟尘排放量2219吨,粉尘排放量5192.1吨,N化物排放量1613.5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5.99万吨。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同比下降5%,化学需氧量下降10%,初步预计万元GDP 能耗下降7.5%。
  社会治安:全年交通事故事件16件,民事案件受案数908件,刑事案件立案数8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