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现代农业
 
乐都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http://www.jyschl.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2/2/9 16:19:58    

第一章 “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及评价

第一节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因地制宜,结合本县实际,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大农牧业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实现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为全县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十一五”规划发展目标

(一)种植业

种植业产值达到5.1亿元,年均递增6%以上。粮食总产达到5600万公斤,年均递增3%,油料总产达到680万公斤,年均递增3%,蔬菜总产达到5.1亿公斤,年均递增4.5%,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产量达到27万吨。

(二)畜牧业

畜牧业产值达到3.87亿元(现价),年递增11%,畜牧业人均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90万头(只),年递增3%;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3.61万吨,年递增7%

二、“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农业示范园区

按照地委、行署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出效益”的园区发展思路,集中精力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成为集研发、引种、育种、展示、示范、推广、加工、流通、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生产基地。园区规划为核心区、示范区和辐射区三部分,核心区一期规划为1万亩。园区自2008年建设以来实施项目45,完成投资1.52亿元,入驻企业达到12家。

(二)种植业

 2010年,种植业产值达到7.97亿元,较“十五”末的2.2亿元增长262.27%,年均递增29.37%。粮食产量达7.04万吨,较“十五”末的6.46万吨增长8.98%,年均递增1.75%;油料产量达到0.67万吨,较“十五”末的0.61万吨增长9.84%;蔬菜产量达到50万吨,较“十五”末的41万吨增长21.95%,年均递增4.06%;果品产量884吨,较“十五”末的932吨减少5.15%

(三)农机

2010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1.37万千瓦,较“十五”末的19.08万千瓦增长12%,年均递增2.29%。拖拉机14152台,较“十五”末的11887台增长19.05%,年均递增3.55%;农机具配套工9992台,较“十五”末的8766台增长13.99%,年均递增2.65%;排灌机械321台,较“十五”末的316增长1.58%,年均递增0.37%

(四)畜牧业

201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4.1亿元,较“十五”末增长78.3%,年均递增12.26%。畜牧业人均纯收入达到122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较“十五”末增长155.3%,年均递增20.62%。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96.6万头(只、羽),较“十五”末增长31.25%,年均递增5.59%;各类畜禽年末存栏达到79.81万头,较“十五”末增长17.44%,年均递增3.27%;各类畜禽年内出栏达到103.46万头(只、羽),较“十五”末增长28.54%,年均递增5.75%。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36473.15吨,较“十五”末增长38.16%,年均递增6.68%

(五)水产

2010年,渔业产值达到109.61万元,较“十五”末的101.08万元增长8.44%,年均递增1.63%。水产品总产量127吨,较“十五”末的115吨增长10.43%,年均递增2%

第二节 对“十一五”期间农牧业发展的总体评价

 “十一五”期间,我县农牧业生产无论是从总体质量、发展速度、建设规模均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2010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12.07亿元,比“十五”末的7.24亿元增长66.67%。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43.48万亩(复种6.37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43万亩(小麦2.73万亩、马铃薯18.5万亩、豆类0.14万亩、其它0.06万亩);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万亩;蔬菜播种面积16.1万亩(单种10.5万亩),其中:三大优势品牌作物乐都长辣椒、乐都紫皮大蒜、地膜洋芋的播种面积分别达到1.01万亩、5万亩、2.53亩;其它农作物0.95万亩。全县特色种植面积达到39.89万亩,占总播面积的91.7%。粮食产量达到7.04万吨,蔬菜产量达到50万吨,比“十五”末分别递增1.75%4.06%。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196.6万头(只、羽),较“十五”末增长31.25%,年均递增5.59%;各类畜禽年末存栏达到79.81万头,较“十五”末增长17.44%,年均递增3.27%;各类畜禽年内出栏达到103.46万头(只、羽),较“十五”末增长28.54%,年均递增5.75%。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36473.15吨,较“十五”末增长38.16%,年均递增6.68%

二、农牧业基础设施显著改善

“十一五”期间,全县投入农牧业的基本建设和各类财政专项资金比“十五”末投资增长了50.02%。全县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抢抓机遇,多元化增加投入,实施了一批农田道路建设、日光节能温室、畜棚建设、农村能源、人畜饮水、水利工程、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项目,夯实了农牧业发展基础,促进了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步伐。全县建成日光节能温室45139栋,栽植大樱桃苗木66.5万株,累计成园面积达到5100亩,在川水乡(镇)建立露地大樱桃集中连片生产示范基地2710亩,其中在寿乐镇建立千亩生产示范基地1个,高庙、碾伯、高店、下营等乡(镇)和示范园区共建立百亩生产示范片10个。畜用暖棚60万平方米。农业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639元,带动农民投入1316万元,农机具销售5374台件,涉及农户4916户,全县农机装备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确保了农机生产安全。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12546座,配置节柴灶4059个,太阳灶7400个,服务网点抽渣车29辆。实施农田水利工程,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6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19%;兴修水平梯田30.2万亩,盐碱地治理4处,改良土壤6589.65亩;兴修小型水电站71514680千瓦;实施集雨利用工程水窖32841眼;建成湟水干流防洪堤防9.05公里。同时,解决了19.93万人,22.24万头(只)牲畜饮水问题,为现代特色农牧业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农牧业结构日趋优化

“十一五”期间,全县继续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农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按照“稳薯、抓菜、扩果”和“突出生猪、稳定鸡禽、发展牛羊”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和做法,并通过组织种养殖大户、种养殖能手到国内、省内实地考察学习,使群众进一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观念,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加快发展特色农牧业和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信心和决心。据测算,全县蔬菜作物和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例由2005年的16.5调整到现在的2.91,马铃薯和小麦的种植比例由2005年的13.4调整到现在的6.41,细菜和粗菜的比例由2005年的13.32调整到现在的12.1,菜农和粮农的比例由2005年的16转变为现在的13。生猪以长白、杜洛克二元和三元杂种为主,肉牛以西门塔尔、海福特等品种及其杂种为主,奶牛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肉羊生产向肉用陶赛特、萨福克等品种发展。

四、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推广了12个农作物优良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5%。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旱作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动物疫病防治、杂交繁育、暖棚养殖、全膜双垄栽培技术等广泛应用到农牧业生产当中,实施“农牧民阳光工程培训”、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等,培训农民1.8万人。农业科技贡献率不断提高,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18%上升到现在的45%。河湟谷地区牲畜品种不断优化,引进荷斯坦奶牛、西门塔尔、秦川肉牛,推广山东小尾寒羊良种8万只,养猪生产趋向于二元或三元良种猪发展。  

五、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十一五”期间,依托省、地、县支农支牧资金的扶持,马铃薯、杂交油菜、温棚蔬菜、大樱桃等优势作物种植规模逐年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同时,突出发展以牛羊、生猪贩运育肥为主的农区畜牧业。目前拥有规模养殖户5799户,万头猪场3个,千头猪场15个,百头猪场113个,千头奶牛场1个,牛羊贩运育肥场1个,种羊场1个,万只鸡场3个,地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我县农牧业生产通过向产业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使全县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六、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

“十一五”期间,围绕生产有基地、加工有企业、销售有市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逐步完善了县、乡、村三级信息网络和农产品销售市场。截至目前,全县有各类农产品市场20个,其中大型专业批发市场1处,集贸市场4处,季节性批发市场9处,社区市场6处,这些市场为农产品销售提供了交易平台。全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71个,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52个,专业协会19个。这些合作组织共吸纳会员8000多人,辐射16个乡镇,281个行政村,带动农户2万多户,生产经营范围涉及到养殖、蔬菜、林果等主导产业。全县农牧信息服务大厅(12316呼叫中心)2个,乡镇信息服务站19个,村级信息服务点48个。

七、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提高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建成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站4个、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1个,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1个,农业执法队伍1个,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250亩,认证产品5个。“乐都紫皮大蒜”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旱地湾”牌韭菜、“南凉”牌蔬菜商标已注册。乐都长辣椒、乐都大樱桃、乐都紫皮大蒜获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正式成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八、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

“十一五”期间,农牧区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两免一补、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生态补偿机制和取消农牧业税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让农牧民群众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同时,金融支持现代特色农牧业发展力度逐步加大,有力地促进了农牧民增收。

第二章 “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的条件

第一节 有利条件

一、良好的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为乐都县特色农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的新环境

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提出了“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绘制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2004-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农业工作,我省连续制订出台的十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的“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战略等为今后我县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为农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长效机制逐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农业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业补贴标准将逐步提高,农产品保护收购和贮备机制将逐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将逐步改善,在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将进一步提高。

 二、布局合理的农业产业为乐都县现代农业提供了发展基础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乐都县逐步形成了“蔬菜、马铃薯、生猪”三大主导产业和马铃薯、乐都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三大优势品牌和区域优势产业。按照“一川两山”的区域布局,川水地区作为特色农业主产区,着力发展大蒜种植、温棚蔬菜、大樱桃、生猪养殖;沟岔地区重点发展蔬菜、地膜马铃薯、大樱桃等;山区重点推广全膜马铃薯,和油籽种植。初步形成了21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5万亩紫皮大蒜生产基地、1万亩乐都长辣椒生产基地、0.5亩大樱桃生产基地和52万头生猪饲养基地。特色种植业区域板块优势凸显,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撑点。

三、撤县建市保障菜篮子工程为乐都县特色农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国家实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快园艺作物生产设施化、畜禽水产养殖规模化。支持建设生猪、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园艺作物标准生产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推进畜禽养殖加工一体化。支持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推进基层防疫体系建设,健全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增加渔政安全设施等建设投入,搞好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同时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着力推动“四个发展”,打造以西宁为中心的东部城市群,加快推进乐都撤县建市,扩城抓菜,保障和改善民生,进一步加快实施菜篮子工程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四、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促进了乐都县特色农牧业发展的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农畜产品数量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而且要求生产出品种多样、质量优良、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优质农畜产品。从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看,乐都县的特色农牧业将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农畜产品进入国际国内市场,将为乐都县的农牧业更广泛地引进国内外资金和先进技术,提高农牧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提供了可能,这对加速改造乐都县传统农牧业,实现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全面提高农畜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将会起到促进作用。而且随着农业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将促进农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农畜产品,可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水平。

五、示范园区的引领作用将对乐都县特色农牧业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作用

随着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都示范园)建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广大农民效益观念深入人心,对农牧业新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程度显著提高,基层农牧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知识逐步更新,农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科学技术将日益显示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农牧业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能力将大大增强,科技成果推广体系逐步调整和完善,科技对农牧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我县农牧业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

六、富硒资源的发现将对我县特色农牧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2010225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召开“青海东部富硒土壤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首次在平安--乐都一带发现84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资源,以平安—乐都富硒区面积最大,而且明显形成以城台、雨润、瞿坛为集中的浓富硒地区,富硒面积12万亩,具有硒含量适中、地层较厚、宜于开发利用等特点,是目前青藏高原发现的一个较好的富硒区域。富硒食品已成为人们对健康、营养、保健功能食品的新追求,产品市场极为广阔,为乐都县今后不断发展壮大高原富硒绿色农业产业,提高高原特色农产品经济价值,创造有利的资源优势。有关专家认为,首次在青海省东部地区发现富硒土壤资源是一项重大地质成果,为制定农牧业经济区划,新农村建设,合理利用和管护国土资源,优化农牧业种植结构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对显著提升青海东部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节 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因素

一、农牧业科技机制创新不够,优良品种、技术推广步伐缓慢

科技推广机制不活,科技推广队伍力量薄弱,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少,农牧业社会化服务功能不强,市场化服务机制尚未形成,科技服务滞后,农牧业优良品种推广步伐缓慢。蔬菜方面没有专门的蔬菜育苗中心,不能提供优质的蔬菜菜苗;乐都长辣椒、乐都紫皮大蒜、绿萝卜等优势农产品种子繁育或制种面积小,不能满足需求。马铃薯方面突出表现在脱毒种薯少,广大农户多为自产自用,自行上市销售,自行串换,造成品种退化,品种单一,扩大产业规模的基础不牢;专用品种少,绝大部分为鲜食菜用薯,因而市场上出现了鲜食型品种过剩,而加工专用品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远不能满足需要,加工用原料供应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优化产业结构的支撑不强;大型企业少,每年生产的马铃薯绝大部分是作为鲜食或饲料,加工多为作坊式的手工操作,产品为淀粉、粉条等,其深加工制品尚属空白,提升产业效益的平台不稳;技术水平低,没有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的技术结构,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体系不完善,栽培粗放,导致低产低效,技术力量和研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三少一低”的突出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杂交油菜制种方面处于空白,生产用种全部外调。地方特色果品品种更新和提纯复壮工作滞后,没有形成规模和品牌。畜牧业方面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良种引进资金不足,加之部分养殖户忽视畜禽品种选育,使得畜禽良种化程度低,品种落后,种猪场基础设施薄弱,改良工作跟不上,选育水平低,供种能力小,优良品种少,个体生产性能差,生长慢,出栏率低,生产周期延长,造成效益低下,难以适应生产发展需要。

二、龙头企业偏少,产业化水平偏低,制约了农畜产品增收潜力

全县缺乏上规模、上档次、市场竞争力强、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短,主要是初级产品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弱,对当地种养加带动能力不强。先进的储藏、保鲜、包装、远程运输等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应用程度低。农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还没有很好地联结起来,市场化运作尚处低层次阶段,订单农业、期货异地营销、个体老板预订等市场运作方式虽有起步,但尚未成型,稳定性较差,产品市场流量、流速有限,加工滞后,加工方式处于粗加工水平。全县95%以上农畜产品都以鲜销为主。企业缺乏对农户和基地的带动力,“企业+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没有完全确立,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饲料加工企业更是不足。养猪业中千家万户小规模分散养殖仍占很大比重,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

三、农牧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制约了现代农牧业的发展

一是农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农村市场体系和物流产业发育不全,大宗农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农村物流产业的手段和设施落后。全县现有的农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规模小、档次低。缺少交通便利、设备完善、功能齐全的大型农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我县农畜产品绝大部分都是由农户和经纪人进行对外销售,现有60%以上的农畜产品都是直接在田间地头进行交易,这种不规范、低效率的交易方式严重制约了农牧业产业的发展。二是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渠系配套不完善,工程设计标准低,渠道常沉险跨塌,另外,如喷灌、滴灌、渠道防渗、管道灌溉等先进灌溉技术控制面积很少,新型节水技术推广滞后,大部分农田仍采取大水漫灌的方式,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三是农田道路不畅,乐都山大沟深,地块小而散,因田间道路不畅,生产运输成本高,劳动力使用量大,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四是马铃薯、蔬菜等保鲜、贮藏设施滞后,马铃薯贮藏一般是以农户小型土窖贮藏为主,不仅温湿度难以控制,在整个贮藏期不便及时挑选除腐,往往造成很大损失,较大规模的贮藏窖较少,现有的贮藏窖因自动化设备不先进、不完善,易导致烂窖、发芽和低温还原糖含量增加,影响了马铃薯的品质及利用价值。五是园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地方财政投入有限。园区高层次专业人员不足,加之园区科技型企业少,示范引领、辐射带动效果不明显。体制不顺,上面没有对口的管理单位,建设投向不明,土地流转、项目支持、招商引资、财政税收、金融信贷等方面没有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土地流转困难,项目申报、资金整合难度大。六是随着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和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不断深入,急需发展以舍饲圈养为主的设施畜牧业,现有的棚圈大多为简陋的土木结构,保温性能差、使用年限短,需要进行改造或集中修建。

四、资金投入不足,制约着现代农牧业发展需要

“十一五”以来,我县在发展农牧业上主要靠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但投入力度仍然不够。一是高标准温室建设国家补助标准偏低,加之原材料及务工工资涨幅较大,群众自筹资金难度大,而申请贷款缺乏担保抵押物,融资较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同时,我县设施农牧业起步较早,老棚数量大,温棚标准低,改造任务重、难度大。二是在规模化养殖、养殖小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龙头企业建设等方面资金投入力度不大,龙头企业融资难度较大,种养殖农户贷款困难。三是骨干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主要靠政府投资和群众投工投劳折资,但在工程实施中,投工投劳难以落实。

第三章  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准确把握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规律、新特点、新趋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现代农业稳县、新型工业强县、生态宜居立县、科技教育兴县、文化旅游活县”发展战略,加快构建具有乐都特色的现代农业。以“绿色、生态、优质、高效”为目标,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繁荣经济、优化生态为核心,以优化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主攻,以夯实农业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抓手,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重点,以科技创新和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业综合配套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发展,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确保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节 总体思路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强农业综合效益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高原绿色农业、高原科技农业,以建设青海海东国家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乐都核心区)为依托,加快推动全县农业跨越发展,力争在加快发展特色优质高效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上走在全省前列。一是构建现代农业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三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四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五是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二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2015年达到11亿元。

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市场需求培育产业化经营组织,开发项目、组织生产,实现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二是坚持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围绕我县农牧业特色,优先扶持培育对我县农村经济起支撑作用的蔬菜、马铃薯、食用菌、特色果品、生猪育肥、奶牛养殖、农业机械加工等产业的发展,优先考虑具有一定规模、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成具有我县农牧业特色鲜明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业群。   

三是坚持多元化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鼓励和支持多种经济成份,多行业、多层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坚持机制创新,鼓励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研推广机构等生产经营单位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按照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联合与合作,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努力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格局。

四是坚持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和政策引导,调动农民参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增加动力、激发活力。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土地合理流转,进行多种形式的规模化生产经营。

五是坚持互惠互利原则。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龙头企业(产业经营组织)和农民增收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六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 发展定位和奋斗目标

第一节 发展定位

按照青海省“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把乐都县打造成为全省最大的蔬菜生产集散中心及种苗繁育供应基地、青海东部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进一步提高全省生猪生产大县地位,努力打造高原富硒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并把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乐都示范园)打造成为集工农贸、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

第二节 奋斗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5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17.73亿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216元,年均增长15%。到2020年,全县农牧业总产值达到26.051亿元,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37元,年均增长15%。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明显提高,2015年达到50%2020年达到60%

一、农业示范园区

2015年,力争在乐都建立一个集蔬菜、花卉、种苗、瓜果等农作物养殖高产栽培、种苗引进繁育、奶牛、生猪标准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技术示范、培训、推广、科普经验、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园区。投资规模达到10亿元。

2020年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20亿元,农业科技贡献率为75%

二、种植业

2015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8.17万吨,年均增长3%;油料产量达到0.6万吨;蔬菜产量达到67万吨,年均增长6%;果品产量达到1423吨,年均增长10%;累计新建高标准温棚1万栋、改造老棚3万栋。种植业产值达到11.71亿元,年均递增8%

2020年,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0万吨;油料产量达到1万吨;蔬菜产量达到100万吨;果品产量达到1万吨。累计新建高标准温棚2万栋、改造老棚3万栋。种植业产值达到17.21亿元,年均递增8%

三、畜牧业

2015年,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250.9万头(只),年均递增5%;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5.36万吨,年均递增8%。畜牧业产值达到6.02亿元(现价),年递增8%

2020年,各类畜禽饲养量达到320万头(只),年均递增5%;各类畜产品产量达到7.9万吨,年均递增8%。力争使畜牧业产值达到8.85亿元,年递增8%

第五章 主要任务、区域布局和重大项目

第一节 主要任务

一、构建现代农业体系

以建设国家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契机,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用市场经济手段经营农业,用现代管理方式改造农业,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即:农业增长由主要依靠土地和劳动力要素投入向依靠科技和资本投入转变,农业生产条件由传统耕作方式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农业经营由分散的家庭经营向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由单纯的原产品输出向生产加工流通方向转变,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着力培育“一园”、“三带”。“一园”,即:全力抓好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乐都示范园)的建设;“三带”,即:以川水沟岔地区为重点的蔬菜果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带;以浅山地区为重点的全膜双垄马铃薯种植、牛羊舍饲圈养产业带;以脑山地区为重点的马铃薯种薯繁育、油菜种植、生态养殖产业带。全力打造两大农业精品:无公害特色果蔬产品、富硒农产品。做强六大优势农产品品牌:乐都紫皮大蒜、乐都长辣椒、地膜马铃薯、大樱桃、生猪、奶牛。

专栏1

    川水沟岔蔬菜果品特色种植、养殖产业带:

乐都紫皮大蒜5万亩,总产7万吨;长辣椒1万亩,总产3.5万吨;地膜马铃薯3万亩,总产7.2万吨;大樱桃100万株,总产2万吨。生猪存栏20.36万头、奶牛存栏1万头、禽类存栏55万只、鱼产量0.05万吨等规模化、特色化养殖。

    浅山地区全膜双垄马铃薯种植、牛羊舍饲圈养产业带:

全膜马铃薯15万亩,总产32万吨;板蓝根、柴胡、黄芪、大黄等1万亩。舍饲圈养牛1.8万头、饲养肉羊20万只;种草面积20万亩,套种复种10万亩。

    脑山地区马铃薯种薯繁育、油菜种植、生态养殖产业带:

油菜种植5万亩,总产0.5万吨;马铃薯种薯繁育10万亩,微型薯400万粒。饲养牛3.4万头,饲养肉羊28万只。

二、加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根本趋向,把握现代农业的本质要求,加快对外开放与外向型农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生态型现代农业、城郊型的精品高效农业,进行高附加值的农畜产品生产,形成农业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基地,显著提升农业竞争力和区域发展优势。到2015年,园区总投资达到10亿元,年均投入2亿元以上,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成为集技术引进研发、试验示范、交流合作、展示培训、加工流通、推广辐射、观光休闲为一体的具有先导性和引领性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专栏2

    青海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乐都核心区)

定位:集优质高产栽培、标准化养殖、现代物流、农业技术示范、培训、辐射推广、科普教育、观光休闲为一体,具有先导性、引领性和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功能:研发及科技推广功能;资金、技术和人才集聚功能;教育培训功能;示范、引领和辐射功能;新技术新品种展示功能;科普及休闲观光功能;综合服务功能。

布局:以雨润深沟为中心,总面积0.5万亩;示范区:以湟水河两岸流域地区为主,建设50个标准示范园,面积5万亩;辐射区:辐射湟水河谷地带、南北两山,面积50万亩。

建设内容:集约化蔬菜育苗区、高效种植展示区、花木生产加工区、蔬菜加工贸易区、农业科技成果孵化及转化中心、农业科普观光服务中心、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青海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园科技创新与管理中心(乐都雨润深沟)。

三、大力发展设施农业

把发展设施农业、避灾农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环境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壮大高效设施农业、避灾农业。加快浅山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推广全膜双垄种植技术,到2015年,全膜双垄马铃薯栽培面积达到15万亩,川水沟岔地区建立3万亩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和2万亩地膜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新建和改造日光节能温室 5万栋,累计达到 6万栋。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精准农业。以调整和优化畜牧业结构为先导,狠抓畜禽良种工程和规模养殖示范村户建设,重点扶持保温畜棚、良种繁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和生态畜牧业。到2015年,全县形成以农户养殖为基础、规模养殖为主体、大型养殖为引领的设施畜牧业格局。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创新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农产品加工转化、提高附加值为主攻方向,重点扶持集仓储、物流、加工为一体的粮油深精加工、肉制品、乳制品、马铃薯加工、果品蔬菜加工保鲜、饲料加工等农牧业产业化项目。以 “基地+龙头企业+农户”发展模式,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不断提升农业的专业化、组织化、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到2015年培育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独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质量效益高的地区、省级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特色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5%以上。

五、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规划、创新机制、重在建设的原则,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大19个乡镇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中心、354个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点建设,鼓励现代农业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加大农民技术培训;加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管理和认证,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到2015年,全县标准化生产面积5万亩,建立海东地区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1个、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产业中心区检测点20个;完善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重大动植物疫病预测预警服务功能;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组建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队伍建设;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到2015年全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00个;积极完善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建设,支持农基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和农超对接;完善农业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实现一乡(镇)一网。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 重点工作

一、以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发展休闲农业

围绕园区“做大产业、做强龙头、做精产品、做优环境”的建设总体目标,把农业示范园建设作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的引擎来抓,通过园区这一平台,集中并放大我县在发展特色农业和现代农业上创出的亮点和品牌,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机制,通过农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把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乐都)示范园区打造成为集工农贸、产学研、产加为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通过以园区建设为引领,在高庙、高店、雨润、洪水、碾伯、寿乐、瞿昙等乡镇建立10个集都市休闲、旅游观光、田间采摘、垂钓餐饮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休闲园。一是发展观光农园,让游客入内摘果、摘菜、赏花、享受田园乐趣。对生产者来说、观光农园虽然增加了设施的投资,却节省了采摘和运销的费用,使得农产品价格仍然具有竞争力。对于消费者来说,这种自采自买的方式,不仅买得放心,而且还达到了休闲的效果。二是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提供的休闲活动内容一般包括田园景色观赏、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解说、垂钓、野味品尝等,除了观光旅游、采集果蔬、体验农耕、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外,还可以住宿、度假、游乐。三是建设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将位于县城附近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多数租用者只是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则由农地提供者代管。市民农园里所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出售,只可自己享用或者赠送给亲朋好友。四是修建农业公园,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于一体的公园。园内设服务区、景观区、草原区、森林区、水果区、花卉区及活动区等。除了种植业观光园林外,观光农业还向畜牧业、渔业方面发展,利用林地、畜禽、鱼贝之类,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二、突出发展特色种植,不断优化种植业结构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布局和建设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的总体要求,今后我县浅山地区继续推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十二五”期间,推广面积稳定在10万亩,脑山地区以种薯生产和杂交油菜为主,种薯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杂交油籽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川水地区新建第四代高标准温室1万栋,改造一、二代温棚3万栋,温室种植总数达到6万栋。栽植成活百万株大樱桃,成园面积达到1万亩,计划建成10个占地200亩以上的集采摘、观光、垂钓、餐饮、住宿为一体的休闲农业观光园。同时,栽植以软儿梨、核桃等为主地方优质特色果品百万株。建立2个大型育苗基地,年育蔬菜苗1亿株,成为全省蔬菜育苗中心。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1050”工程,即10个集休闲、采摘、观光为一体的观光园,50个蔬果标准园。

三、做大做强农区畜牧业,使畜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紧紧围绕“突出生猪鸡禽、大力发展牛羊”的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强化动物安全保障,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畜禽良种化进程,加大畜牧业结构调整力度,狠抓生态养殖技术推广工作,兴建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绿色有机畜产品,典型引导、重点扶持、逐步整村推进。提高畜牧业服务功能和科技含量的普及率,突出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推行健康养殖方式,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走种养结合、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做大做强农区现代生态畜牧业。“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32351”工程,即3个万头猪场,2个千头奶牛场,3个万只鸡场,5个牛羊育肥场,1个特色养殖场。

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一是积极培育扶持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农业机械、蔬菜、马铃薯、果品、畜产品加工,鼓励扶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成套加工设备和生产线,加快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型。引导龙头企业完善经营机制和组织形式,与基地、农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合作关系,发展订单农业,并吸纳当地农村劳动力就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逐步形成具有乐都特色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产业化格局。到2015年建成10家地区级的重点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二是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为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农资供应、信息服务、产品销售、土地流转等方面的服务,逐步形成“小生产、大市场,小基地、大群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格局。到2015年,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00个,拥有会员1.6万人,带动农户3万户。三是建立健全流通体系。树立大市场、大商品、大流通的观念,培育壮大以各类专业批发市场为骨干,城乡农贸市场为基础,直销配送、连锁超市和网上交易为补充,产区、销区、集散地市场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努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到2015年,新建1个占地150亩的农产品批发市场,5个中心镇农产品批发市场,并配套网络通讯设施、电子交易平台、大型电子信息显示屏、农药残留检测等设备。以兴农协会等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逐步在北京、郑州、重庆、上海等地设立高原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和销售基地。四是强化农业科技支撑,用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以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大力开展生产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实用技能水平。五是加强科技推广和新成果转化工作,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精深加工、产品安全、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到2015年,农作物品种全面实现良种化,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优质农产品比例达到70%以上,培养“输出型”农民技术能手1000名。

五、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

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引导和鼓励农户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联营、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土地流转合同公证、登记、备案制度和纠纷仲裁、调解机制,规范流转主体、流转方式和流转程序,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村土地流转健康稳步推进,到2015年,累计流转土地面积8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21%

六、高度重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构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结合推进现代农牧业建设,以提高全县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农畜产品生产源头管理,加快发展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畜产品,实行农畜产品全程质量监管,不断提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用五年左右时间,力争大宗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基本达到无公害要求,质量安全例行监测综合合格率达到或超过95%。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以推进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为主,带动有机食品的健康发展,运用法律、行政和科技手段,加强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环节的管理,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农畜产品质量监控。做大做强“高原牌、绿色牌、有机牌”,不断培育具有高原特色的优势农畜产品。进一步加强农牧业投入品市场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加强农牧业投入品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严格农牧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许可和登记制度。重点加强对农药、兽药、激素、肥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管理。对禁止使用、限范围使用、推荐使用的农牧业投入品,农牧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定期列出目录公布。优先推荐使用矿物和生物源药物,合理使用化学药物,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及违禁药物,以确保环境和动植物源不受污染。积极调整农牧业投入品的结构,发展高效低残毒品种,逐步淘汰高残毒品种。加快推进农畜产品标准化及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工作按照生产基地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生产加工规范化、产品流通标识化、质量管理制度化、生产经营产业化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生产,建立一批“三品” (无公害农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把实施农牧业标准化与农畜产品认证工作结合起来,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牧区合作经济组织的积极性,探索发展模式,尽快形成一批具有青海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品牌。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由县、乡、村三级组成,布局合理、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行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到2015年,在全县建立乡镇级、区域性农畜产品速测点20个,新增“绿色食品”认证5个、省名牌产品(农业类)2个,上市农产品90%以上达到无公害标准。

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建设

大力推进县级农牧业信息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推动信息服务网络向农业企业、农产品市场以及中介组织、种养大户延伸,加快农牧业信息进村入户,以“三电合一”、“12316”三农热线、“12582”农信通等服务方式为手段,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政策法规、新闻快讯、农业科技、市场供求、价格行情、农事气象等信息,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知晓丰富的农业信息。到2015年,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点,每个行政村平均有1名合格的农村信息员。

八、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发达的物流产业和完善的市场体系,是现代农牧业的重要保障。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一是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力度,拓宽投资渠道,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农村流通领域。继续推进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和升级改造,加强农畜产品批发市场检验检测、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安全卫生的全国性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积极发展以鲜活农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提高农畜产品冷藏保鲜能力与市场供应能力。扶持农畜产品集中产区建设农牧业生产资料仓储、运输等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信息与技术服务体系,形成具有辐射带动功能的区域性农牧业生产资料物流配送中心,构建支撑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的配送、信息服务和技术服务平台。二是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交易方式、服务功能、管理制度、经营技术的创新,全面推进农畜产品、农牧业生产资料和农村生活消费品流通网络建设。鼓励农产品批发市场创新流通方式,推进入市农畜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标准化和经营规范化,支持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培育品牌农产品。积极引导、鼓励农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企业与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产销联盟,建立农畜产品“从农田到城市”的直达快速通道,清除城乡流通壁垒,降低物流运输费用,促进鲜活农畜产品跨地区流通,形成畅通、便捷、低成本的城乡农畜产品物流网络。建立健全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农资流通体系,提高大型连锁化农资流通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鼓励各类投资主体依法进入农牧业生产资料流通。建立健全农资流通企业信用档案,建立质量保障和损害赔偿机制。鼓励农资经营企业把农资经营与农资科技服务结合起来,指导农民科学合理施肥用药,提高农资施用效能。加强农村日用品连锁配送经营网络建设,积极发展农村日用品超市,完善农村大件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与维修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加快培育农村经纪人、农畜产品运销专业户和农村各类流通中介组织。供销合作社要推进开放办社,发展联合与合作,提高经营活力和市场竞争力。邮政系统要发挥邮递物流网络的优势,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到2015年实现村有网点(即综合服务社),乡(镇)有超市,县有配送中心,建成综合超市25个,基层网点220个;农资配送中心2个,庄稼医院25个,农资超市25个,农资销售网点180个;农产品购销网点100个;农资及农产品信息服务中心2个,信息发布服务网点25个;年销售总额5000万元,供应农业生产资料10000吨,购销各类农产品50000吨。

九、采取多种方式,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要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还要教育培训新型农民,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这是实现现代农业的根本前提。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需要教育培训和引导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有文化”,要求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要知法守法、崇尚科学、勤劳致富。“懂技术”,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科技素质,至少要熟练掌握一至多项从事农业和农村生产的技能和技巧,实现科学种田、养殖和从事其他生产活动。“会经营”,要求农民应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素质,能够合理组织配置家庭的人力、财力、物力以及土地等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经营活动,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在新型农民培训中,一是坚持“四结合”,即培训与主导产业相结合;培训与农民需求相结合;培训与示范村带动相结合;适用技术与法律法规相结合。二是做到“四抓”,即抓关键性技术培训;抓关键农时培训;抓关键环节培训;抓关键问题培训。三是加强“两到”,即技术人员直接到田间,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结合农业部实施的农村青年创业工程,用五年的时间对全县的运销、经营、加工、种养大户进行管理、经营、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到2015年,实现每户至少有1人掌握1-2门新型实用技术,培养1000名“输出型”种养殖能手。

十、用现代化设备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

为了更好地发挥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在农业与农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培育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搞好社会化服务,推进全县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健康有序开展,巩固和扩大机械耕作的同时,加快栽植、植保、收割等生产环节的机械应用,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农机安全监督管理,保障农业机械推广工作扎实有序开展。通过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引导、带动有条件的农民逐步购买适应现代农业需要的农业机具,用现代化设备装备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过程的高度机械化和设施化,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率。实现土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和标准化生产,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农业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0%

十一、大力发展农村能源建设,注重农业资源的保护,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努力满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要求,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建立完善农业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和监测预警系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使重点区域农业资源污染得到控制,农药化肥用量降到合理水平,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落后的生活用能方式。到2015年,农村节能炕改造达到3万户,配置生物质炉3万个、太阳灶2.5万个。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缓解,生态农业和生态家园建设向纵深发展,集约化农业区域资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生产力得到巩固和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耕地保护力度逐年加大,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80%以上,最终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农村生态文明。

十二、充分挖掘富硒资源,积极打造“高原硒都”

一是以富硒种植、养殖产业为依托、富硒加工产业为支撑、富硒高新技术转化为突破,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加工、旅游、教育为一体的高原生态富硒产业走廊。逐步形成一条能够有效统筹城乡、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的高原发展模式。富硒产品上应考虑地方特色型产品、加工类优势型竞争产品、科技类战略型产品、富硒休闲类产品等。二是把握“生态、绿色”的发展理念,拓宽思路,全面推进高原富硒产业。针对乐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和瞿昙等地富硒资源的现状,依据生态和经济规律,从“大产业”的角度整体看待乐都富硒产业发展,形成富硒各产业间的物质、经济、能量的有效流动和循环。积极促进地方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富硒产业发展中的伙伴关系,充分发挥三者的合力作用,促进富硒产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三是优化投资硬环境,为资本、人才、项目进入乐都富硒产业创造良好的平台;优化投资软环境,为资本、人才、项目进入乐都富硒产业创造良好的保障机制。同时,将富硒产业人才资源开发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创造条件,全面促进富硒产业人才资源的开发。四是尽快安排成果推广应用的评价工作,扩大在土地、农业、环保、地方病防治等领域中的应用,努力把富硒土壤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尤其在乐都尽快打造“高原硒都”,抢占先机,建立和发展富硒农牧业优势产品基地。

第三节 区域布局

一、种植业

根据乐都地域特点,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布局为:

1、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青海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乐都核心区)。

2、大蒜生产区:主要是高店镇、雨润镇及峰堆乡和共和乡,共33个村。面积5万亩,总产量达到7.4万吨,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

3、长辣椒生产区:以从碾伯湟水河北岸的河湾村向东到洪水镇河西村,共22个村。面积1万亩,总产量达到3.5万吨,总产值达到3800万元。

4、地膜、双膜马铃薯生产区:主要在碾伯、洪水、高庙、寿乐等镇67个村。面积2.5万亩,总产量达到6.3万吨,总产值达到3750万元。

5、大樱桃生产(休闲)区:高庙、碾伯、高店、寿乐、雨润、洪水等为主,示范不同品种大樱桃种植,共栽植大樱桃100万株。

6、马铃薯种薯繁育区:主要在南北二山脑山40个村。面积10万亩。

7、深冬精细菜生产区:主要在洪水、碾伯、高店、高庙等70个村,以西甜瓜、韭菜、长辣椒、番茄、黄瓜为主,面积分别达到150亩、3700亩、10000亩、2100亩、2200亩,产量分别达到105吨、1.46万吨、3.4万吨、1.06万吨1.11万吨,产值分别达到105万元、1170万元、3800万元、635万元、670万元。

8、食用菌生产区:以洪水镇洪水坪为主。

9、蔬菜制种区:青海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乐都核心区),碾伯、雨润、高店、寿乐等乡镇9个村。

10、马铃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区:主要在南北二山200个村。种植面积1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2580公斤,总产量达到38.7万吨,总产值达到30960万元。

11、高原富硒种植养殖区:富硒种植区主要在城台、瞿昙、雨润等富硒乡镇种植大蒜、胡萝卜、马铃薯、小杂粮等4万亩;富硒养殖区包括瞿昙、雨润、蒲台、芦花等乡镇建立肉羊、肉牛舍饲圈养区。

二、畜牧业

川水地区:以园区引领和培育畜产品市场体系为主要发展措施,集中力量兴建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专业化批发市场,加快畜禽产品的流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规模养殖场(小区)和规模养殖大户,实行集约化养殖,逐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建立瘦肉型猪繁育、高产奶牛、优质禽蛋肉生产基地,使高产奶牛饲养量达到1万头,年为社会提供优良仔猪50万头,年饲养良种鸡禽150万只,并成为牛羊贩运育肥生产基地和淡水养鱼基地。

浅山地区: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利用全县23万亩退耕还草资源优势,稳步引导扩大优质牧草的种植面积,尽可能地提高牧草的转化增值,积极推进舍饲圈养的进程,大力发展设施畜牧业,走“建保温棚,种优质草,养良种畜,喂配合料”的路子,以“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增加总量,提高总产。建成良种肉牛、肉羊生产基地。

脑山地区: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逐步整村推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畜牧业生产条件,转变传统的生产方式。着力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加大品种改良力度,提高牲畜的出栏率和商品率。同时,加强退耕还草资源的管护利用,积极开展草原建设,加大草场封育力度,使牛羊舍饲、半舍饲逐步向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

第四节  重点项目

按照“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思路,“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积极争取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并圆满完成建设内容,计划实施的项目有:

一、粮油类

粮油类计划实施项目13项,主要有高产田创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建设、脱毒种薯扩繁基地建设、旱作农业建设等项目。总投资5.195亿元,其中财政资金2.71亿元。

二、果菜类

果菜类计划实施项目11项,主要有青海高原特色蔬菜工厂化育苗基地建设、蔬菜良种制繁种建设、1万栋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3万栋旧棚改造建设、无公害蔬菜建设等项目。总投资17.54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4.43亿元。

三、肉蛋奶类

肉蛋奶类计划实施项目13项,主要有畜用暖棚建设、蔬标准化养殖场建设、畜禽良种工程建设、动物防疫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2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48亿元。

四、加工类

加工类计划实施项目6项,主要有农畜产品深加工建设、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农产品包装配送服务体系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71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13亿元。

五、农业机械及农村能源类

农业机械及农村能源类计划实施项目5项,主要有农机购置补贴建设、养殖小区沼气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农业建设、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项目。总投资0.6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0.615亿元。

六、草原类

草原类计划实施项目3项,主要有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养草原防火体系建设等项目。总投资1.46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26亿元。

七、科技培训及体系建设类

科技培训及体系建设源类计划实施项目9项,主要有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点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牧民科技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总投资1.8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23亿元。

八、市场体系类

市场体系类计划实施项目6项,主要有地区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建设、保鲜储藏库建设、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等项目。总投资2.2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01亿元。

九、其它类

其它类计划实施项目10项,主要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博览展示建设、农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休闲农业建设等项目。总投资6.17亿元,其中财政资金4.25亿元。

第六章 保障措施

一、稳定和完善支农政策

继续坚持以农业为基础的指导思想不动摇,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农业和农民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确保政策不走样,不缩水。不断完善农业保险制度,扩大农业保险范围,增加农业保险额度。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建立以各级财政为主导,以农民为主体,社会各界参与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投入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投入,不断提高财政支农比例。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发挥资金的最佳效益。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吸到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农村。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自身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进一步构建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扩大农村融资渠道,增加农业发展信贷支持。

二、创新农业规模经营体制

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规模经营,是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是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鼓励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县、乡镇二级建立土地流转交易服务中心,开展土地流转储备、委托流转、信托流转等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全面实行流转管理的合同制和备案制,完善流转登记和档案资料的信息化管理,加强土地流转价格指导,完善农村土地转价自然增长机制,保护农民土地效益,提高农民流转承包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土地向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科技人员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集中,提高适度规模经营水平。

三、创新农业发展机制

创新发展思路,引入工业化发展理念,坚持市场导向,密切产销对接;创新农业支撑服务体系,打破行政区划和所有制界限,调动社会一切资源支持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拓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空间;创建农业组织形式,积极扶持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各类行业协会,促进农业资源向种养大户、科技能手、专业户集中;创新现代农业模式,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立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经营机制。

四、创新农业行政运行机制

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形成以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和机制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体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强化科学发展理念,切实把“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工作部署、财政预算、机构设置、干部配备等各个环节上。各级党政部门要强化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牢记工作和服务向“三农”延伸的职责,建立健全常态化的工作机制,形成加快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大合唱”的工作格局。各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推进“三农”事业发展,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部自身素质,提高服务“三农”的本领和水平,建设服务型机关,为农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五、加强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基础、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业服务体系,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效能。进一步强化农业公共服务,加快构建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强化农业专业化服务,支持发展种子种苗服务、植保服务、农机服务等农业专业服务组织,提高农业专业化服务水平。强化供销服务,加快建设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和放心农资经营门店。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帮助农民和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强化农业保险服务,扩大政策性保险范围,减少种养业风险。强化农业信息服务,以“农信通”和“三电合一”为服务平台,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

六、加强农业法制建设

认真执行农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依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业资源环境,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深入开展农村普法宣传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农民遵纪守法和正确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加强农业执法体系建设,执法手段、设备进一步完备,执法制度进一步完善,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积极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建设,切实维护农民利益。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完善动物疫情、植物病虫害、农业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机生产安全、种子安全、农业自然灾害、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预警机制,切实增强应对处置能力,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