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研究
 
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乐都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
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http://www.jyschl.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6/10/13 11:51:39    

[] 随着海东“撤地建市”、乐都“撤县设区”,乐都作为海东市核心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当前,我区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近期,区人民政府区长曾水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一文,现予以刊发,供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在工作中参考。

 

推进精细化管理实现乐都城市管理水平大提升

 

城市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城市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海东“撤地建市”、乐都“撤县设区”后,乐都作为海东市核心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管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传统粗放的管理方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与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我们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一、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责任感

()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对提升区域总体竞争力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工作的自觉性。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城市是服务业的发源地和增长极,服务业是城市经济最基本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乐都区在加大城市经济发展投入的同时,努力推动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实现了城市经济规模和质量的同步提升,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2015年,服务业占三次产业的比重达到36%,呈现出服务业深度发展的新格局。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必须加快推进城市管理向精细化方向转变,努力做优、做美、做大、做强城市,为膨胀城市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供良好载体和空间依托。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优化发展环境、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能够有效增强资源吸引集聚能力和区域发展竞争力。面对竞相发展的严峻形势,全区必须把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作为改善提升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环节,完善承载功能,塑造城市品牌,不断提升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全区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率先崛起夯实基础。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改善民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任务。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民生质量、促进社会和谐,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扎扎实实地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把与市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解决好,努力创造群众满意的城市环境,真正让广大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一体化进程的必然要求。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是城市和农村相辅相成、互补共促的过程,其中城市所发挥的作用,不是以数字概念来评价的,而是以乘数的方式来放大的。当前,乐都区已经进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进一步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必须充分发挥城市的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必须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护好、巩固好、发展好近几年来城市、乡镇、社区中心村投入和建设的成果,使其发挥倍增效应,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执行力落实力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工作是政府的一项常规性工作,也是一项体现基本功的工作,更是对当前形势下各部门各单位执行力落实力的严峻考验和实践锻炼。面对标准更高、任务更重、难度更大的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必须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培养能力、提高水平,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

(二)深刻剖析当前全区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足,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性。

近年来,乐都区坚持高起点规划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高效能管理城市,城市建设和管理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五化”水平明显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与统筹城乡发展和未来城市建设的要求,与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尚未形成。从全区城市管理的现状看,一方面,受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重建轻管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抓城市建设的积极性高,投入也较大,但对城市管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充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够,力度不大,管理方式落后;另一方面,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服务意识和卫生城市品牌意识尚未广泛形成,城市管理工作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城市管理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不强。目前全区城市管理体制条块交错,政出多门,各自为政,管理无序和工作混乱,常常出现互相扯皮、互相推诿的情况。城市管理齐抓共管的氛围不够浓厚,缺乏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协调机制,未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使原本紧张的城市管理行政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严重阻碍了城市管理走上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的管理轨道,影响了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是城市公共服务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城市建设全面铺开,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市规模扩张迅速,但各类市场、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不配套,规划前瞻性不够,建设不均衡,硬件设施不健全,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占道经营、马路市场、乱停乱靠和乱堆乱倒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

四是市民文明素质整体不高。由于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农民入住城市增多,社会人口动态性强,结构日益复杂。由于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原因,社会对城市管理认知度和支持度、参与度不高,缺乏应有的城市意识、市民意识、文明意识,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支持,使执法力度和效果受到影响,一些违法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有效遏制。

五是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亟待建立完善。有关城市管理方面的法规不健全、操作性不强,城市交通、环境卫生等管理手段落后,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占道经营、占道为市、乱停乱靠、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现象较为突出,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严重破坏了市容环境和城市形象。突击整治仍然是城市管理常用手段,虽能取得短期效应,但集中整治后各类违法、违章现象反弹较快。

(三)科学把握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工作的方向性。

城市精细化管理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精、做细。“做精”,是指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是城市管理细化的必然结果;“做细”是指严谨细致,把握好每一个细节,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必要途径。同时要求在日常管理中,每一个步骤都要精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精细,每一项工作都是精品,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是创新思路、推进城市管理水平持续提升的现实选择,是对传统管理方式质的提升,必须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总的要求是坚持四条原则、突出五化。四条原则,一是城乡统筹原则,就是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二是以人为本原则,就是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三是安全发展原则,就是把关爱生命、关注质量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毫不放松地抓好建筑施工、消防、交通运输等领域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为城市健康发展打牢基础。四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着眼于诸城未来发展的要求,把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与阶段目标统一起来,把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结合起来,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突出五化,一是规范化。要规范工作责任、技术标准、时限要求、评价体系,完善区、乡镇(街道)和社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管理机制,避免城市管理的随意性。二是制度化。建立健全考核奖惩、责任追究、效能监察和联席会议制度,充分调动各个层面的积极性,形成精细化管理的整体合力。三是网格化。在街道、社区管理区域内划分单元网格,明确每个网格的管理维护标准和责任人,实行城市管理的细分,以细节的提升保证整体的质量。四是数字化。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等数字技术,建立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形成城市管理运行新模式,提高管理效率。五是长效化。通过创新机制体制、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激发城市管理活力,使城市管理走向常态化、正轨化。

二、创新理念,全力打好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攻坚战

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通过务实高效的管理、服务,为居民提供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促进城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实现城市功能完善、运转高效、环境优美、结构合理、社会文明的现代化目标,是加快乐都城市化进程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乐都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乐都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推进管理理念科学化、管理模式数字化、管理机制长效化、管理作业市场化,加快形成“指挥有力、运转协调;网络健全、管理到位;责任量化、指标精准;处置有措、反应迅速”的城市管理工作新格局,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洁美观、功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理顺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城市“三分建、七分管”,要充分认识搞好城市建设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保证社会稳定,改善投资环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发挥政府管理职能,把城市管理放在与城市建设同等重要和更加突出的位置,集中精力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

一是成立组织领导机构。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由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承担城市管理宏观决策、统筹规划、组织协调职责,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是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和公安联合执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在疑难案件处置、常规行政处罚时由公安跟进,保障依法行政,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市民抗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另外,要建立起由行政执法大队、社区干部、志愿者参加组成快速反映机制网络。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在精细化管理中出现的违章问题。同时,保持严格的日常巡查制度,发现破坏绿地、乱倒垃圾、乱张贴小广告、占道经营、违章设置广告牌等问题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及时得到纠正和处理,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二)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健全城市管理投入机制。

城市管理是一个公益性、服务性的事业,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投入。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城市管理任务的增加、城市管理标准的提升、城管要素成本的提高,现有的经费保障捉襟见肘,难以为继。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合理、规范有效的投入机制, 对于破解资金瓶颈,促进城市管理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加大城市管理资金投入。形成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城市管理和基础设施维护资金,对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的城市管理经费,要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随着管理任务增加、养护标准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对新建扩建新增的城市基础设施采取一年移交一次的方式,依据当年管护作业标准核增管理经费。

二是强化对城市管理财政资金监督管理。市、区财政单独编制城市管理各专项资金预算,财政和审计部门对市、区两级政府投入的城市管理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实行严格的监督检查,确保使用方向和使用效率。按照权责一致、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原则,切实优化城市管理资金拨付程序,强化监管力度。

三是调整城市管理筹融资政策。对多年未作调整、收费标准明显偏低的居民卫生费、垃圾收运费等项目的收费标准作适当调整;制定土地出让金向城市管理倾斜的专项政策,从城市土地出让金中拨出一定资金建立城市管理基金,重点用于解决背街小巷设施配套差、服务功能低的问题和城市管理养护作业专用机械更新改造投入不足的问题。

四是建立城市管理资金多元筹措机制。积极探索和采用ppp等国际上通行的新的融资模式,支持和鼓励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公益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拓宽融资渠道,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各类资本广泛参与的城市管理投入新格局。  

(三)建设完善市政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城市管理内外环境。

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通过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充分满足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是加快市政配套实施建设。把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整体系统同步规划建设,积极争取专项资金,逐步加大投资比例,规划建设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城市道路、地下管网、人行过街天桥、交通标志、公共停车位、各类市场、公共卫生间等配套设施。通过市政基础设施的科学规划和建设,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城市管理法制化建设。健全城市管理法规体系。在严格执行国家法律的基础上,根据乐都区城市管理中经常出现的违法行为“量身定制”一套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让执法有依据、准则和支撑,减少执法过程中冲突的可能性。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市区城管职能部门行政执法情况监督检查制度,加大规范行政许可、审查、决定、变更程序行为和处罚立案、调查、结案流程监督的力度。

三是加大城市管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媒体,召开宣讲会、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深入开展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市民法律意识和城市环境意识,积极引导广大市民提高自身素质,关心城市环境,参与城市管理,自觉遵守行为规范,努力形成告别陋习、走向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良好氛围。

四是加快推进城市绿化园林化。加快编制城市绿化规划,重点围绕南北二山、城市道路、主要节点、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公共场所绿化,广场游园升级改造、湟水河沿河两岸滨河景观风光带和三河六岸湿地、蚂蚁山、大古城、南凉遗址、下杏园、滨河公园等公园绿地建设,全面实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推进城区绿化增量提档,形成点、线、面结合,网、带、片交织的多层次、多类型绿化格局,加快构建“群山为屏、湟水为带、绿廊穿城、蓝绿交织”的绿色大园林。

五是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坚持高起点选配执法人员,高标准做好执法培训,全方位完善制度,不断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依法管理能力。壮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执法力量,招录有学法背景的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执法行为公开工作,坚持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树立城管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夯实城管执法群众基础。

六是健全完善监督考评机制。进一步强化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目标考评,坚持日巡查、月检查、季通报、年奖惩制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检查与抽查相结合,分类指导与分类考核相结合,使检查考评工作更加科学合理。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市民代表为义务监督员,通过定期检查、定期评议、定期复查,使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走向民主化。

(四)推进城市管理机制改革创新,提升城市管理科学化水平。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城市管理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发展变化的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立足长效的现代城市管理模式,必须不断创新城市管理机制。

一是加快推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模式。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开放污水处理、城市绿化、环卫保洁、市容市貌等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与维护市场,支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和有资质、有经验、有能力的专业企业进入城市管理管护作业市场,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竞争环境,建立起政府主导,标准一元化、投资多元化、运作市场化、经营企业化、服务规范化的新格局和市政、环卫、绿化“三位一体”的养护作业模式。综合运用城市政治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城市管理服务,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管理的综合作用,变“用钱养人”为“用钱办事”,提高城市管理质量和效率,进一步降低城市管理的运行成本。

二是实现生活基础设施综合化管理与载体性基础设施专业化管理相结合。对占道经营、乱摆乱建、乱停乱贴等涉及市民生活的基础设施管理,实施综合执法,集中管理;对桥梁、道路、广场、公园等大型载体性基础设施,通过招标,选择一些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同时,将一批公用设施养护和管理权向社会招标,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经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减轻财政负担。

三是加快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依托海东市“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城管”平台建设,解决人少事多问题,震慑破坏公共设施、交通违法等行为。整合现有的城市网络资源、设备资源、线路资源,积极应用视频监控系统、通讯指挥和移动执法系统,建立精确、敏捷、高效、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台,使城市管理、监督、服务一体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