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工作研究
 
加快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海东市乐都区人民政府:http://www.jyschl.com    来源:    创建时间:2016/1/5 10:56:01    
 

[]党的十八大强调:要统筹城乡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建设“高原美丽乡村“,重点在乡村,难点也在乡村。乐都区作为贫困地区,建设“高原美丽乡村”,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成为我们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因此,要实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步伐。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提高农村地区经济收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统筹做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同步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近期,乐都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尉宝山围绕乐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加快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关于对乐都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一文,供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参阅。              


加快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关于对乐都区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近年来,乐都区把“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内容,紧紧抓住村庄规划科学编制、共建单位帮扶支持、项目资金多方整合、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六大工程”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在56个村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现已全部建成,农村的村容村貌有了较大改善。但受基础条件差,贫困面广,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制约,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还不十分明显,离“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的建设目标差距甚远。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青海坚持好、拓展好而采取的一项重大决策,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工作中,我区应找准问题,综合施策,力促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投入问题。美丽乡村建设涉及面很广,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从规划编制、主导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到村容村貌整治等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各级财政补助的资金相对较少,农民自身积累不足,虽然我们采取了捆绑项目、整合资金、以奖代补等多渠道投入的办法,但由于资金缺口大,往往顾此失彼,如:有些农户虽然有条件享受国家危房、奖励性住房项目,但由于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仍然无力建房,造成新村有旧貌的现象,这是美丽乡村建设中村容村貌整治中的缺憾,也严重影响了整村推进的建设思路。所以说投入不足是影响美丽乡村建设的关键因素。

(二)主体投工投劳问题。由于青壮年劳力绝大部分外出,农村常住人口主要以老人、妇女、儿童为主。受年龄结构、知识结构的严重影响,总体劳力不足,思想意识不积极、素质不高,对美丽乡村建设政策、法规等认知和接受能力差,形成了工作推进难的局面。

(三)产业发展问题。近年来,我们虽然大力扶持了一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与项目,但是由于规模不大、产量不多、特色不明显,销售不畅,距“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2013年,我区建设的6个“党政军企共建示范”村、2014年的21个“高原美丽乡村”中只有下营乡堡子村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养殖业,其他村没有明显的特色产业,如何切实通过新农村建设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发展模式,切实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

(四)示范村长效管理问题。根据省地要求,美丽乡村建成后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已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有了明显变化。可是建成后的美丽乡村该如何管理?虽然,我区通过划分区域、分片包干,大部分村已形成卫生保洁、设施管护、绿化管护、垃圾清理等管理制度,可仍然出现 “六乱” 反弹现象,绿化带杂草丛生的诸多问题。这是因为很多村集体经济没有收入,负责管理的人员因无相应的报酬而无心于从事这项工作,大部分还是靠村民的自觉性和村干部的管理来维持。这其实是一种有机制无支持状态,美丽乡村管理还是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

  二、对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原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应在巩固、提高和扩大规模上做文章。要巩固现有示范村对周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美丽乡村的经营管理能力,调整农产品结构、培育龙头企业、优化布局,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应依据不同区域类型及生产特点建立不同的美丽乡村,不断扩大建设美丽乡村的规模,形成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格局。

  在今后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我们应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途径筹集资金,助推高原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投入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所在,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村容村貌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要建立多级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要发挥村集体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发动当地热心家乡的个体私营企业老板捐资建设公益项目。并要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为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二)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重点宣传各地美丽乡村建设的好典型、好做法,解决基层干部群众的认识误区,消除工作中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做到既要强力推进,又要敢于领导,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切实把广大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出来,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同时,要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和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进程。

(三)大力产业培训力度,促进农村富民产业发展。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不断加大职业教育培训力度,切实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大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兴办多类型的专业合作社,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做强做大畜禽养殖、蔬菜、优质林果等特色种养业。同时,立足贫困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做足做深山水、民俗等文章。

 (四)狠抓村容村貌整治,切实改善农村面貌。按照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协调发展的原则,突出抓好以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灶、改厕为主要内容的“三清三改”综合整治工作。一是突出整治重点。把“城中村”、城郊村及湟水河、109国道、鲁大线、兰新铁路、高速公路沿线村庄、乡镇政府所在地、旅游景点所在村作为村容村貌整治的重点,通过整治,基本达到村庄环境整洁优美、村庄道路畅通无阻、村庄风气良好的目标。二是完善管理制度。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庄道路管护、环境卫生管理、农户门前“三包”等长效机制。三是扎实开展整治活动。扎实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活动,全面清除村庄主干道、小巷道和房前屋后堆放的垃圾、渣土和建筑材料,杜绝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禽畜乱跑等现象。四是强化卫生管理。设立统一的村庄垃圾存放点,定期拉运,填埋处理。以户为单位,划定卫生责任区,并定期清扫,保障常年干净卫生。五是大力推广农村清洁能源。以改灶、改厕、改圈为切入点,按照政府引导,项目带动,专业施工,综合开发的工作思路,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促进农家居住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六是切实抓好村庄绿化。搞好环村绿化、环路绿化、环宅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着力美化农村环境。七是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农民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组织保障。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好班子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龙头,通过开展“亲民、为民”活动和农村党支部“三级联创”、“四培双带”活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高农村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为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大乡镇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力度,激发村民和党员干部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切实转变作风,不断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和能力,为农民群众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

()建章立制,长效管理。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要使村庄环境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尽快建立美丽乡村管理的长效机制。将村级卫生保洁员队伍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管护队伍中,制定相关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区财政拨一点,乡镇财政拿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措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的管护人员的工资,确保队伍的稳定,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充分调动村民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切实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